“陶”蕴国画,精彩乐不停
无锡市云林幼儿园 缪俊雅
[摘 要] 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要适合幼儿,我们应尽可能地多为幼儿考虑,他们可能需要什么,会对什么感兴趣。以水为点以墨为面,给幼儿创设了一个“流动”的水墨环境,使幼儿国画创作活动成为幼儿爱画、会画、喜欢画的“游戏”,更好地发挥幼儿国画创作活动独特的内在价值。
[关键词]游戏;国画;教学做合一
国画教育是我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如何将陶行知理论融汇其中,在贴近生活的前提下进行国画教育。陶行知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即教育,要求在做中学,把教学做合一。在教学中充分满足幼儿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手脑并用,促进幼儿主动、生动地学习。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理论是以“做”为中心的。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要适合幼儿,我们应尽可能地多为幼儿考虑,他们可能需要什么,会对什么感兴趣。解放幼儿,让每个幼儿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用自己的意愿来创造。
一、生活中“玩”起来的国画
学前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的学习之路不同于成人,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是创造的基础。因此,在幼儿国画创作活动中我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当幼儿从小班开始接触国画,教师就通过阶段性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感受国画的水墨之趣,了解国画的特殊性。“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我们尝试在教育中将理论融入实践,在选择国画教学内容时首先会选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例如: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吃饭的小碗、小勺,睡觉的被子、小床,喝水的杯子……这些都是生活赋予的活教材。其次,大自然是源泉,大自然造就了世界万物,是幼儿绘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小花、气球、小房子、水果、动物、人物等幼儿亲身感知过的事物,都是教学的素材;同时,大自然的景物千姿百态、斑驳分离、美不胜收,欣赏大自然的景物能为幼儿开启想象的大门,我们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春夏秋冬四季的特征和季节变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喜欢上国画。
在此基础上,我园还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适合幼儿的特色水墨课程,在逐步学习基本作画技能的同时,进一步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启发引导幼儿,选择各种内容、运用各种游戏手段,开展国画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国画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充分想象,大胆创作,并富有个性地表现自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不断提高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创作水平。
二、活动中“放”出来的国画
“我们为幼儿做的事情越多,越是害幼儿。因为为人,随便怎样精细周到,总不如人之自为。”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我国父母和老师至今为止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端。我园的水墨课程像春风,吹来了关注幼儿的创造能力与发展的新理念。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个幼儿,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功。尤其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或某些方面发展有障碍,能力和水平相对较低的幼儿,更应该关注、帮助、信任他们。因此,在实施国画教育教学中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
老师首先要启发幼儿敢于创新,让他们有可能展示自己独特的想法,探索适合于自己发展的方向和方法。我在国画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让每个幼儿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如在教《蔬菜大集合》这个活动前,我把课桌几张几张的拼在一起变成了四张大画桌,每组桌下都备有一个蔬菜篮,幼儿可从篮中选择自已想画的蔬菜。我先示范生姜的方法,让幼儿讨论如何表现黄瓜、辣椒、萝卜等其他蔬菜可运用的不同线条,用课件指导幼儿欣赏名家的优秀线描作品。对幼儿提出的要求是要画一组蔬菜,幼儿边画边交流,共同探讨构图方法,幼儿在选择中产生了兴趣,幼儿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开方式的教学给每一个幼儿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从成功乐学上点燃了幼儿创作的火花。
三、兴趣里“激”起来的国画
兴趣是幼儿创造思维的动力,也是国画学习的基本动力之一。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幼儿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这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把怎样发展幼儿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开展国画学习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寻找激发幼儿参与国画学习的兴趣,使幼儿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自主探究实践。因此,课堂上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国画学科特有的魅力,以种种途径创设孩子喜欢的教学情境,使学习内容与幼儿的不同年龄特征的情意和认知相适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把幼儿带入美妙的学习乐园。我们在开展国画学习中,把现代化的技术如影视、网络等手段引入学习中,在游戏中使幼儿更好地掌握绘画技能,让幼儿在自由的氛围当中去探索水墨的神奇之处。旨在保持幼儿对国画的兴趣,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玩色、玩墨、玩材料等经验,将国画的基本技能融入每日的教学中。例如:国画活动《爱唱歌的青蛙》,在幼儿玩墨过程中积累的线条和枯墨经验的基础上,尝试用中锋勾画青蛙的外形,用干擦的技能表现青蛙身体等,进一步提升玩的经验,积累多种国画技能。
四、语言上“解”开来的国画
陶先生认为,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起来。我们应营造自由、愉快的心理空间,让幼儿轻松愉快地学习。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活动和想象的两个必要条件”。因此,在国画活动中,建立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幼儿在国画活动中,童心自然流露,充满激情地自由创作。解放孩子的头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思维。尊重孩子的所思所想,对孩子不同的想象结果都予以支持。
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教师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引导幼儿思考。用充满好奇的语言去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愿意积极参与活动,把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集中于活动之中,在轻松、快乐气氛中感受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师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孩子大胆表现,不以简单的“对”或“错”、“像”与“不像”去评价孩子,让幼儿能充满自信地去探索操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想法。尤其对于那些胆小、不自信的幼儿,更需要鼓励。让幼儿大胆地去想象,效果较好: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出一幅幅新奇的作品。
五、环境中“熏”出来的国画
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作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幼儿特殊的审美特质导致了幼儿理解国画的角度与标准等与成人不同。幼儿的世界是充满想象和色彩的,如果环境创设过于成人化,不符合幼儿审美特点,就会导致幼儿无法读懂作品,这也是大师的国画作品在没有成人的引导下被幼儿所理解原因,他们看到的不过是几棵树,几棵草,理解不了绘画者的心境。
因此我园的环境创设以浓浓的幼儿国画氛围为主,打造了特色走廊环境、楼道环境、大厅环境等等,通过合理利用空间,为幼儿打造了一个“活”环境。其中,环境创设利用幼儿的国画作品是我们创设环境的首选。因此,幼儿的国画作品是最符合也是最能体现幼儿审美和国画氛围的,我们以幼儿的角度和需要来选择:作品的内容要有幼儿自己的想法;作品的布局要多样;作品的技能要有体现,这样幼儿在与环境互动时才能让环境作为一种“无声的教材”,通过幼儿的感官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例如:我们将幼儿江南水乡的作品呈现在江南风格的展板或者区域,让幼儿在同一主题的作品中进行技能、布局、想象的对比,利于幼儿欣赏与思考。同时根据幼儿现阶段的相关活动进行调整环境,有利于幼儿产生新的想法和思考。
幼儿的成长与快乐是我们不断追求与坚持的目标,我们将陶行知创新教育思想贯彻于国画教学中,以幼儿的兴趣为教师的关注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教育策略,培养他们对国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作欲望,构建特色水墨活动。让我们教师在陶先生的言辞指导下,让孩子们徜徉在灵动的水墨中,探寻中国国画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潘国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J]网络科技时代,2007.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3]陶行知.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
[4]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