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与表现
无锡市云林幼儿园 马云娟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幼儿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游戏形式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能给幼儿以快乐。同时,游戏还满足了幼儿生理发展的需要、认知发展的需要、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以及幼儿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角色游戏是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是最适合小班幼儿的一种游戏,也是小班幼儿不可缺少的活动。对教师来说,提供适当的角色游戏材料是一种间接的指导方式,本文我将从游戏活动区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游戏活动区中幼儿角色扮演表现力水平以及游戏活动区中幼儿同伴之间交往的表现水平三方面来阐述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行为与表现。
关键字:材料互动、角色扮演、交往水平
一、在游戏活动区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
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环境里收集材料,变废为宝。在幼儿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着各种各样的物品,教师要引导幼儿做有心人,随时随地收集身边易得的、卫生、安全的废旧物品,设置班级“资源库”,引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根据需要自由选取材料,使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如活动《有趣的瓶宝宝》,教师提供各种塑料瓶和可放在瓶中的东西:黄豆、沙、纸片等材料引导幼儿分辨声音的不同。幼儿的探索兴趣很高,已不满足于现有的材料,此时我及时引导幼儿在“资源库”中自由寻找、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幼儿在选择了不同的容器,有药瓶、易拉罐、茶叶罐、纸盒等后,在探索的过程中他们有了新的发现。将相同的物品放入不同的瓶罐中、将不同的物品放入相同的瓶罐中、将不同数量的物品放入瓶罐中,这时瓶宝宝发出的声音也各不相同。由于新材料的加入,使幼儿的探索活动进一步深入了。
耐心等待,意味着教师不应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幼儿的智慧;意味着教师要给以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满足幼儿的探究愿望。在活动中教师至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困难,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教师这时要学会耐心等待。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会预设多个活动环节,安排好多个环节活动的时间,以保证活动顺利、有序的开展。然而在活动中有时幼儿会沉浸在探索氛围和与材料积极互动的乐趣中,教师可随机调整活动的时间,满足幼儿探索的需要,而不是打断幼儿的探索转换为另一个活动环节。而在探索活动一开始,教师如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急与肯定或否定幼儿的发现与答案,在无形中就会左右和打断了大多数幼儿的探索,使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这时教师应适时引导,鼓励幼儿深入探索。在《水宝宝来跳舞》活动中,我和幼儿一起准备了各种材料,如:小瓶、石子、尺、吸管等,活动开始幼儿就将各种材料放入水中玩了起来。我仔细地观察、捕捉着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反映,发现有些幼儿乐此不疲地用瓶子装水倒水;有的幼儿发现吸管最好玩,它放到水里吹会有很多泡泡;有的幼儿发现石子不好玩,他一到水里就掉下去了。这时教师更应善于观察,适时引导提出能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和提供新材料等。
二、在游戏活动区中幼儿角色扮演表现力水平。
角色游戏是小班的主要游戏形式,角色游戏材料是进行角色游戏的物质条件,它不仅起着角色的作用,还能增加游戏情节,丰富游戏内容。对孩子来说,通过对游戏材料的摆弄与操作,感官不断受到触摸、移动、聆听、观察等刺激,其语言、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频繁发生,有力地促进了身心的全面发展。
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为了使角色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们之间就先要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性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观察中我发现我班孩子都很乐意和小朋友一起参加娃娃家,并在游戏中初步形成角色意识。刘佳小朋友平时是个少言寡语的孩子,但是在娃娃家游戏中能主动要求和阮歆瑜一起照顾宝宝,喂宝宝吃饭,“阮歆瑜,你帮我抱着宝宝,我来喂她吃饭吧!”阮歆瑜:“好的,我抱一会儿你也抱一会儿。”金云飞、陈雯、潘雨泽、严邓熙在大娃娃家中分工合作,有的给娃娃拿药测体温、有的给娃娃做饭、有的给娃娃洗澡,玩得不亦乐乎。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角色扮演表现力水平。
总之,幼儿良好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开展的形式也应灵活多样,情景内容的设计也要与儿童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不断的提高幼儿的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还可以提高儿童在特设情景下的助人行为及其动机水平;提高其日常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使儿童的消极社会行为显著降低,促进幼儿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全面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幼儿良好的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是幼儿社会性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只有培养幼儿角色意识和角色扮演能力,才能让幼儿认知自己身边的各种角色,理解各角色之间的关系,为以后扮演好现实生活中自己的角色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在游戏活动区中幼儿同伴之间交往的表现水平。
同伴交往是个体早期的主要活动之一,它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共同的交往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上的相互影响的过程。许多心理学家都曾指出,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同伴关系对于健康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是绝对必需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提高小班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小班这段时间,不重视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很容易使幼儿产生一些不良的社会交往方面的行为,如自私、孤僻、退缩、攻击性行为、压抑。反之,则有助于幼儿认知技能的学习、情绪安定和愉快,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的技能。在建构区的游戏中潘雨泽、陈琪睿小朋友是他们之中的活跃分子,总是会相处各种新奇的游戏玩法。在今天的游戏中,潘雨泽把并排捆扎的纸管放在马路边上,潘雨泽:“我做的是一个竹筏,我们可以到河里去玩漂流,小朋友们快上来啊!”金翼扬和沃靖轩小朋友就很开心的上船了,“我想上来,我会划船的。”他们在“竹筏”上划船的时候还讨论了怎么样划船可以让船走的又快又稳的。沃靖轩找来了长条的纸管当船桨划船,一边划船一边说:“加油划啊,我们马上要到终点啦!”
幼儿之间的交往往往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快乐,这对巩固和强化幼儿间相互交往极为重要,因此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配合玩耍、或给予帮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效果,体验交往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与同伴交往的内在动机,使交往行为更为稳定地进行。
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行为和表现是我们教师日常的必需也是必要工作,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游戏行为的关键。通过对幼儿游戏的观察,教师可以获取关于幼儿游戏的丰富信息:幼儿喜欢的游戏类型,幼儿喜欢的游戏材料,,幼儿乐于参与的游戏主题,幼儿与同伴、教师互动的方式以及有关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认知与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有价值的信息。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他们在游戏时表现出何种特点,那都是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我们在理解游戏能带给他们快乐的同时,也应该理解幼儿在游戏时表现出的特点。幼儿是在游戏中不断成长的,只有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在游戏中与幼儿们一起“成长”。
参考文献:
1.《小班角色区游戏初探》成功(教育版)2011(4)
2.《小班角色游戏情境创设的指导策略》金陵了望(教育)2010(5)
3.《如何挖掘小班角色游戏的主题内容》考试周刊2007(39)
4.《如何开展好小班角色游戏活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9(1)
6.《小班幼儿角色游戏初探》成才之路201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