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我们班的孩子从小班开始,就酷爱玩滑滑梯,可能是因为幼儿园大型玩具较少,每个班一周只能轮到一次,所以孩子更爱玩这个,所以每次轮到滑滑梯的日子,他们就特别高兴。但是玩滑滑梯也是个让老师揪心的事情,因为有攀爬、滑、钻等各种不同的玩法,因此,老师的“盯梢行动”常常会“顾此失彼”。于是我们班从第一次玩滑滑梯就规定了各种只幼儿在游戏中须遵守基本的游戏规则:排队,不争抢,不躺着滑下来,不从滑梯下面倒着爬上去等等。由于在一开始就灌输了各种安全意识和游戏规则,孩子们玩的比较安全,常常有创造性的玩法。
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幼儿不想收到规则的束缚,想要打破“不准从滑梯下面倒着爬上去”的规则。于是,就有个别幼儿会乘老师不注意的时候试着倒爬滑梯,虽然马上就有其他孩子来打小报告,他的动作马上就会被我们制止。但是我发现孩子们对此种游戏玩法的兴趣越来越大,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几个人打破这个规则。“堵不如疏”这个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与其每次制止他们这样玩,不如在我的可控范围内,让他们尽情开展这个游戏。想通了这一点,我就和搭班老师通过评估这种玩法的安全性。跑道旁边的滑梯滑道较短,坡度较缓,只要合理组织,老师从旁保护,危险性可控。随后我们改变了游戏规则,告诉孩子们,只有玩跑道旁边的滑滑梯时,他们可以倒着爬。在他们进行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总有一个人在滑道旁保护,让幼儿大胆尝试新的游戏玩法,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不怕困难、勇于挑战、合作共赢的精神。有的能力较弱的幼儿在游戏中还是有些胆怯,我会从旁鼓励,要求他们坚持不懈,并保证他们在发生危险的时候,我们会第一时间帮助他们。值得欣慰的是,大部分孩子有合作精神,有的幼儿看到别的小朋友无法上来,在滑梯口主动伸手拉那些小朋友,希望帮助他们;有的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尝试不要别人帮助,通过助跑最终能快速爬上滑梯。
案例分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在体育游戏中,为了保证幼儿安全和游戏的顺利进行,必须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并让幼儿遵守。本案例中,游戏之初,老师与幼儿共同制定游戏规则,让幼儿在规定的范围内自主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一段时间之后,幼儿之所以要打破游戏规则,主要是因为随着幼儿能力的发展,老师所提供的游戏空间无法满足幼儿不断探索和进取的需要,限制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老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空间让幼儿进行自主游戏,以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因此,在某些游戏规则限制了幼儿发展的情况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案例反思:
区域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自由活动、自由游戏,幼儿可以在老师可控范围内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小朋友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答案的能力,是教师难以在其他教学中见到的,幼儿的潜能得到真正发挥。教师应在区域活动中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要善于捕捉来自幼儿的信息,要善于倾听孩子,懂得包容孩子,学会支持孩子。当孩子对一事物感兴趣时,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教师应该细微观察、及时察觉,分析孩子行为产生的背景和真实意图。因此,一味的高压控制,并不能达到老师想要的目的,老师能做的、应该做的更多是引导,让孩子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自由玩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