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科组沙龙
 
在“儿歌式”美术教学语言中体验快乐(钱佳英)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8/18 10:26:34  点击:61

“儿歌式”美术教学语言中体验快乐

无锡市锡山区云林街道春雷幼儿园  钱佳英

[  ]儿歌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之一,其语言简洁富有韵律,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当儿歌应用于幼儿绘画中时,两者就会碰擦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朗朗上口的儿歌对于指导幼儿美术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由于儿歌的语言富有童趣,所以将儿歌应用于美术教学,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儿歌较之刻板的说教更生动有趣,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将儿歌应用于幼儿常规培养就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儿歌短小精悍,方便幼儿记忆,所以将儿歌与绘画技巧的指导相结合,能够使幼儿更容易掌握绘画技巧。

[关键词]儿歌;美术教学;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既保护幼儿的享受自由快乐创作的权利又能使他们习得一定的常规与技巧呢儿歌是值得使用的方法之一。儿歌多采用比喻、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其艺术形象鲜明、生动有趣,语言押韵、活泼动听、充满童真童趣,刻画人物、场景、活动能够生动传神,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与教育价值。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促进幼儿绘画技能的掌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从而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

一、激发绘画兴趣

那如何去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呢?方法很多,而儿歌由于贴近生活,通俗流畅,富有情趣,色彩浓烈,容易与幼儿的心理产生共鸣。

谜语为儿歌的一种形式,在绘画活动导入阶段,如果运用一首儿歌,为整个活动添姿添彩。中大班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为辅,因此,选择一些略有难度谜语。比如在绘画活动《小燕子》中,儿歌“五线谱上音符号,水波面上小剪刀,黄嘴巴来黑外套,每天飞过柳树梢,看看它在锁什么,房檐地下搭新巢。” 这个谜语对于一些幼儿来说有一点难度,需要经过反复的思考或教师的提示才能猜出来。谜语让幼儿能够对这个“黄嘴巴黑外套”的小动物产生强烈的兴趣。带着这个疑问,教师能够很自然地将本次绘画的主题引出来。相对于干巴巴地向幼儿说明绘画主题为小燕子,儿歌这种方式更显韵味。在中班绘画活动《啄木鸟》中,谜语“一物生来本领高,尖嘴能为树开刀,林中害虫被啄掉,绿化山林有功劳。”能够以健康活泼、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形式导入活动,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绘画主题信息。小班幼儿思维是直觉行动思维,他们的思维活动与动作活动是无法分离的,所以如果选择他们喜欢而且可以用动作表现的谜语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比如在小班美术活动《小蝌蚪》中,“圆圆黑脑袋,一条小尾巴,爱在水里游,长大变青蛙。”教师在念谜语的时候加上动作,幼儿跟随教师做动作,在边说边表演中自然而然会猜出谜底。

美术教学过程中,儿歌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还是以大班绘画活动《小燕子》为例而在指导绘画时,用儿歌“圆脑袋,鸡蛋身子圆眼睛,翅膀像鱼鳍,尾巴像剪刀”使得燕子这种画法比较复杂的动物能够更加易于表现,而易于表现的事物造型简单,具有典型性,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而在绘画活动《螃蟹》中,用儿歌“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泡吐。”导入活动,不禁让幼儿捧腹大笑。这首儿歌的语言诙谐幽默,并且在一开始并没有点破绘画主题,而是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搞笑的语言与所设的悬念使得整个教学活动气氛升温。一下子就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

二、培养绘画常规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由于新入园,尚且未能从家中养成的懒散、自由的心理环境过渡到幼儿园有常规约束的环境中去,所以其常规意识较差。在美术活动中,像蜡笔乱扔、蜡笔包装纸及包装盒被撕坏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用强制的口气命令幼儿把蜡笔放回盒子里,那不仅会让幼儿反感,而且收效甚微。而用儿歌“蜡笔宝宝躺抽屉,抽屉拉开请宝宝,一个出来跳个舞,回去再请下一个,跳完全部排排躺”能够用拟人化的语言将蜡笔的使用规则交代清楚,并且由于儿歌的这种语言形式富有童趣,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儿歌中将蜡笔化身为有灵动的宝宝,使得幼儿对于常规要求会少一些抵触,相反会更容易接受。在棉签点画《有趣的斑点狗》中,刚接触这种绘画形式的幼儿会出现以下问题:不能掌握正确捏棉签的方法;沾取了太多的颜料,使得画面脏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棉签宝宝手中拿,低头快快喝口水,池边刮一刮,再到舞台跳个舞。”就使得问题迎刃而解了。把棉签比喻成可爱的宝宝,和幼儿拉近了距离。“低头快快喝口水”是在告诉幼儿棉签只需在盘里颜料中蘸一下,停留较少的时间所蘸的颜料就会相对较少。“池边刮一刮”也是起到了减少过多颜料的作用。最后一句“再到舞台跳个舞”则是比较生动地告诉幼儿操作的方法,即为“点”。一首儿歌将这次棉签点画的重点难点囊括其中,同时更显趣味性。

而中大班的幼儿入园时间长,其常规意识良好,但是在接触新的美术活动形式时,往往也会出现一些操作上的错误,如果将一些操作难点、注意点编进儿歌,那么会使得幼儿更加牢记这些注意事项,有效防止错误的发生。比如在美术活动纸版画《船艇》中,难点在于正确使用刷子,从而掌握好颜料的量。量太多,颜料就会渗入纸板与底纸的缝隙,整个画面就会变成一团油墨堆砌。量太少,就无法勾勒出船艇的线条,就无法达到目的。如何正确使用刷子呢?“小刷子手中拿,盘子里面喝口水,再到盘边刮一下,从上到下刷一下,从左到右刷一下。”这样的儿歌能够使幼儿掌握刷子的使用要领。当幼儿将刷子在盘边刮过后颜料的量就会相对减少,而让幼儿从上置下、从左到右这样刷一下就避免多次刷使得卷面的颜料太厚重。

三、掌握绘画技巧

(一)借助儿歌回忆画法

小班幼儿尚且处于绘画的象征期,幼儿一个阶段是以直接地感觉从而去了解世界的,而且幼儿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些鲜艳事物这些突出活动的方面不能认识事物整体与部分存在的关系。所以这个时候表现出的事物是粗的、不完的,往往会漏掉一部分特征,没有整体感。而儿歌朗朗上口、可读性强,教师说几遍下来,幼儿对儿歌有了一定的印象,有的幼儿甚至能够重述儿歌内容。将儿歌这种形象性的语言将所画事物的主要特征概括出来,就能够帮助幼儿掌握绘画要领,并助其回忆画法。使得幼儿用画笔所表现的事物完整、具体。比如在教幼儿画糖葫芦的时候,如果直接对幼儿说,请先画一根棍子,再在棍子上画上几个圆,就成了一串糖葫芦了。那想必幼儿对这种讲解并不感兴趣。而当将糖葫芦的形象特征编成儿歌“红红糖葫芦,有大又有小,把它串一下,好看又好吃”就能够一下子吸引幼儿的目光,并且这首儿歌包含了画糖葫芦的难点,它要求幼儿画糖葫芦的时候要有大有小,而不是画成一样大小。幼儿很快就能掌握画法。

而中大班的幼儿已经进入绘画的概念化期。由于他们的视觉感受力的提高,具体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他们已经“尝试着将简单的图形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组合,能将部分与部分融为整体。”但是他们在面对一些复杂的图形和事物时,还是会遇到瓶颈。而儿歌能够很好地将问题解决。比如在美术活动《海底世界》中,画小鱼小虾都不是难题,而最令老师和幼儿头疼的是海马的画法。因为它不像有些动物能够用具体的图形将各部位进行拼接从而组成整体。“形状像耳朵”将海马的大致构造画出。“头上长喇叭”画出海马的嘴巴。“大大肚子弯弯尾,皇冠戴在弯弯背”能将海马的其他细节画出来。用这么一首儿歌指导海马的画法,任何一个孩子都能画出个大概。

(二)生动展现画面情境

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情境对于学前期各个年龄阶段的幼儿来说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将一个情境表现在一张页面上就需要幼儿在构图、布局上有一定的处理能力。这要求幼儿能够学会主题式构图,将所表达的主要物体画在画面的中间,并且占画面的主要位置,再围绕着主要的物体进行添画。并且要学会分清主次,掌握各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画面物体间的主次是可以用儿歌这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比如在美术活动《青蛙一家》中,儿歌“荷叶塘,开满花,蝌蚪娃娃住新家;小青蛙,叫呱呱,水里游来岸上爬;吃害虫,保庄稼,人人见了都爱它。”中涉及到了“荷叶”、“荷花”、“蝌蚪娃娃”、“小青蛙”这些物体,而描述最多的就是“蝌蚪娃娃”和“小青蛙”,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幼儿在这个绘画主题中重点在于画蝌蚪和青蛙。这两者应该占据画面的大部分,在绘画的时候也应当先画这两件物体。使用儿歌能够将情境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儿歌是有声的图画,而图画则是无声的儿歌,儿歌与图画都能够创造情景相融的意境。当儿歌与绘画相联系,富有感染力的儿歌能够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形象的儿歌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常规与绘画技能。当将儿歌与绘画相结合时,思维与画笔同步,将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融为一体,增强了幼儿童年的生活趣味,对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永永.画意生趣.重庆出版社,2012

[3]汝佳茵.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沈建州.幼儿艺术教育活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飞乐鸟.带儿歌的快乐简笔画.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无锡市云林幼儿园
园址: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云林街道云林中路333号 | 邮编:214000 | 电话:0510-88318711 进入后台管理
无锡市云林幼儿园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进行浏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 苏ICP备09022204号-1